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,不怕网址被屏蔽了
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,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
25-07-13
第三十四章锦衣卫?
齐国,京师临淄,皇宫武英殿偏殿。
檀香袅袅,朱批未歇。皇帝姜荣乾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,眉宇间凝结着帝国运转的沉重。司礼监总管周睢趋步而入,无声跪伏于御案前,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宫人特有的谨慎:“陛下,六扇门总捕杨新奇殿外求见,言有桂州缥缈阁转呈之密件,需面呈御览。”
姜荣乾执笔的手微微一顿,一滴朱砂险些落于奏疏。他抬起眼,深邃的目光扫过周睢低垂的头顶,桂州……缥缈阁……心中瞬间划过一道锐光——是麟儿!他放下御笔,声音沉稳却不容置疑:“宣。”
“宣六扇门总捕杨新奇觐见——!”
杨新奇步履沉稳而迅疾地入殿,衣带轻飘。他手中捧着一个密封完好的信封和一个雕工古朴的紫檀木匣,甫一近前,便撩袍单膝跪地,头颅深埋:“臣杨新奇,叩见陛下!吾皇万岁!”
“免礼。”姜荣乾目光如电,已锁定那两件物品,“何事?”
杨新奇依旧保持恭敬的半跪姿态,双手将信与匣高举过顶:“启禀陛下,今日桂州缥缈阁分阁主事张岚紧急面见微臣,言桂州有持‘紫玉令’者,命其将此密信与密匣以最快途径送达京师,务必面呈‘上面’那位大人。微臣不敢有丝毫耽搁,亦不敢擅自窥探,即刻入宫,请陛下圣裁。”他特意强调了“紫玉令”三字。
紫玉令!姜荣乾心头微震,果然是青麟那小子动用了他之前赐下的最高权限!桂州之事……看来已非寻常蹊跷,而是捅破了天!他面上不动声色,只沉声道:“放下吧。周睢,带杨爱卿去偏殿用茶,待朕阅后再行传唤。”
“臣遵旨!”杨新奇将信匣轻轻置于御案一角,躬身随周睢退下。殿内只余姜荣乾一人,空气仿佛瞬间凝滞。
他首先拿起那个紫檀木匣。匣身沉重,触手冰凉,锁扣处火漆完好。指尖微动,精巧的机关弹开。匣内衬着明黄绸缎,一对青铜玄铁铸就的虎符静静躺在其中。虎符造型古朴雄浑,伏虎之姿,威猛凛然,其上铭刻的符文与小篆“李”字在烛光下清晰可见。
“日月关……天策军……”姜荣乾瞳孔骤缩,呼吸为之一窒。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,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虎符。冰冷的金属触感直透心底,那沉甸甸的分量,仿佛承载着李家四百年的忠诚、牺牲与此刻交托江山的决绝。指腹摩挲过“李”字徽记,眼前仿佛浮现出李达那饱经风霜、刻满坚定与沧桑的脸庞。将象征家族命脉的兵权主动奉还皇室,这是何等壮士断腕的魄力!何等赤胆忠心!
“达公……”一声几不可闻的低叹在寂静的殿中逸散,饱含感慨与敬重,“大齐,欠你李家良多!此番心意,朕……记下了。”他郑重地将虎符放回匣中,合上盖子,指尖在冰冷的紫檀木上停留片刻,仿佛在汲取那份沉甸甸的托付带来的力量。
深吸一口气,姜荣乾拿起那封火漆完好的密信。指尖真元微吐,火漆碎裂。展开信笺,姜青麟的字迹跃然纸上:
“孙儿青麟谨奏皇祖父御前:
一、 日月关天策军虎符一对,已由徐国公李达亲手交托孙儿,命孙儿代呈御前。徐国公言:‘天策军乃国器,食君之禄,死国之事!李家世受国恩,愿为陛下新政先驱,自削羽翼,以彰决心!天策军上下,随时听候陛下调遣,为国征战,万死不辞!’其心昭昭,其志可鉴。
二、 孙儿奉密旨入桂州查探龙脉枯竭及邪修之事,于临江府遭遇惊天阴谋。桂州巡抚周明远心腹、临江知府赵寒衣,乃核心爪牙。其勾结邪修,借每五年一届‘龙门宴’之机,以朝廷赏赐‘青玉扣’为巢,种入‘噬灵蛊’于入选前二十名天才修士体内。此蛊歹毒,于每月朔月前后发作,吞噬修士灵根精华,造成‘练功岔气’、‘同门争斗’、‘意外身亡’等假象。受害天才修士灵根被夺,炼制成逆天邪丹‘夺天造化丹’,供周明远及幕后黑手提升修为、延寿夺命!临江府主簿陈默,为孙儿挚友,亦为龙门宴落榜者,因追查此案,惨遭赵寒衣毒手灭口!孙儿亦险遭其暗算,九死一生!
三、 孙儿亲验受害者尸体,其丹田处皆有晶化黑洞,颈侧有诡异青痕针孔,与古籍所载‘噬灵蛊’特征完全吻合。更令孙儿惊骇欲绝者,此蛊之手法、歹毒、乃至遗留之阴邪气息竟与当年父王薨逝前所中之奇毒蛊术,惊人相似!其施术者所用邪法,恐系出同源!此绝非巧合!孙儿虽暂不知其确切源头,然此线索直指父王血仇,至关重要!
四、 周明远乃封疆大吏,党羽遍布桂州,根深蒂固,且其背后恐有京城通天人物为倚仗!孙儿势单力孤,且身份恐已暴露,为免打草惊蛇,致其销毁罪证或狗急跳墙,更欲顺藤摸瓜追查父王蛊毒之源,故将虎符及此密信先行奉上,恳请皇祖父圣裁!孙儿即刻动身,暂离桂州是非之地。
桂州已成龙潭虎穴,邪氛蔽日,官匪勾结,荼毒生灵,动摇国本!龙脉枯竭之秘,恐亦与此惊天阴谋息息相关!
孙儿青麟 泣血叩首 顿首再拜”
信纸在姜荣乾手中剧烈地颤抖起来!
“噬灵蛊……夺天造化丹……残害天才……周明远……蛊术同源!”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,灼烧着帝王的心!他的怒火是帝王之怒,威严而磅礴。而当目光触及“竟与当年父王薨逝前所中之奇毒蛊术,惊人相似!恐系出同源!”这一行时,一股源自血脉深处、刻骨铭心的冰冷愤怒与滔天杀意轰然爆发!眼前瞬间闪过爱子姜弘,紧接着,太子姜恒三年前毒发呕血、形容枯槁的惨状也如跗骨之蛆般浮现!
“砰!”御案留下清晰掌印!殿内温度骤降,烛火狂舞。
“好!好一个周明远!好一个‘系出同源’!”姜荣乾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,每个字都带着刺骨的杀意,“荼毒朕的子民,残害朕的英才,更敢将毒手伸向朕的骨肉至亲!”恒儿的惨死面容再次刺痛他的心。麟儿信中虽未明指“万蛊窟”,但这“系出同源”、“邪法同源”的描述,以及指向其儿子血仇的关键性,已在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。一个尘封多年、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几乎呼之欲出——漠北万蛊窟!而能驱动万蛊窟这等清国势力,并渗透大齐封疆大吏的……其背后黑手,恐非寻常朝臣,极可能是……某位心怀叵测、觊觎大位的藩王!
怒火翻江倒海。他强行压下,化为最冰冷的杀机与算计。目光扫过“孙儿即刻动身,暂离桂州是非之地。”一句,心中稍安。麟儿还算清醒,知道暂避锋芒,转换战场。
“周睢!”声音冷硬如铁。
一直屏息凝神守在殿外的周睢几乎是连滚爬入:“奴婢在!”
“传锦衣卫指挥使常弘,即刻觐见!不得延误!”姜荣乾的声音不容置疑。
“奴婢遵旨!”周睢心头狂跳,锦衣卫指挥使?陛下竟要启用那支沉寂多年的力量?他不敢有丝毫耽搁,连滚爬起,疾步而去。
不过一炷香功夫,身着飞鱼服、腰佩绣春刀,但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养尊处优之气的锦衣卫指挥使常弘,被周睢引着,有些茫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快步入殿。他已有多年未曾被皇帝如此紧急单独召见了。
“臣常弘,叩见陛下!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常弘跪拜行礼,姿态恭谨。
姜荣乾没有让他起身,只是将那份密信中关于桂州阴谋的部分,隐去虎符及秦王蛊毒关联等核心信息撕下,冷冷地掷于常弘面前的地上:“捡起来,看完。”
常弘心头一凛,不敢怠慢,连忙拾起信纸,凝神细读。越看,他脸色越是苍白,额角冷汗涔涔而下。噬灵蛊?残害天才?夺天造化丹?封疆大吏周明远是主谋?这……这简直是耸人听闻!动摇国本!
“看完了?”姜荣乾的声音如同寒铁相击。
“臣……臣看完了!”常弘声音发颤。
“朕问你,锦衣卫,如今还剩几分斤两?那些暗桩、密探……还能联系到吗?还能用吗?”
常弘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,随即化为激动!陛下这是……要重启锦衣卫?!他深吸一口气,强压心中狂澜,腰杆下意识地挺得笔直,一股沉寂多年的锐利气息瞬间取代了平日的养尊处优。斩钉截铁地回道:“启禀陛下!锦衣卫乃世袭军户,父死子继!先帝仁德,为安百官之心,虽撤锦衣卫衙署,闭北镇抚司,却未曾明令彻底裁撤我锦衣卫世系!北镇抚司秘库之中,仍存有先指挥使留下的完整‘鱼鳞册’!其上名录,或有凋零,但传承未绝!只要陛下一声令下,臣立即可持‘鱼鳞册’与‘指挥使印’,召集旧部,重开北镇抚司!虽不敢言顷刻恢复旧观,但为陛下耳目爪牙,探查此等魑魅魍魉,足矣!”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,腰杆却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,一股沉寂多年的锐气隐隐勃发。
“好!”姜荣乾眼中寒光暴涨,“朕,今日便重启锦衣卫!重开北镇抚司!命你为朕之钦差,持朕密旨与王命令箭,全权负责彻查此案!目标:桂州巡抚周明远及其党羽!以及……一切与此惊天阴谋有牵连者!特别注意其与邪修势力,尤其是清国方向的勾连!”
他的声音陡然拔高:“无论背后是谁!无论牵扯多广!地位多高!给朕一查到底!拔茅连茹,除恶务尽!遇有阻挠、遮掩、甚或武力抗法者,朕许你——先斩后奏!天塌下来,有朕顶着!”
常弘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,重重叩首,声音铿锵:“臣常弘,领旨!定不负陛下重托!纵使肝脑涂地,亦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,将奸邪绳之以法!”
“还有一事!”姜荣乾声音低沉而严厉,“持‘紫玉令’者,便是秦王姜青麟!信中所言,他已暂离桂州。你此去首要任务有二:其一,全力保护秦王行踪安全,他乃此案关键证人及追查者!其二,以桂州为根基,动用一切力量,深挖周明远及其背后网络,尤其是其与藩王往来之蛛丝马迹! 若麟儿有半分闪失……”目光如刀锋,“朕,唯你是问!提头来见!常弘,朕的孙儿,是朕最后的指望了!你……明白吗?”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、近乎脆弱的嘶哑。目光如冰冷的刀锋,死死钉在常弘身上,那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,让常弘瞬间感到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。
常弘心头巨震,秦王身份与双重任务让他倍感压力:“臣明白!必护殿下周全,彻查此案,揪出所有魑魅魍魉!若有差池,臣万死难辞其咎!”
“去吧!即刻准备,秘密离京!所需人手、资源,凭王命令箭,六部及沿途官府皆需全力配合!朕等你的消息!”姜荣乾挥了挥手。
“臣告退!”常弘再次叩首,起身时,眼中已燃起沉寂多年的锐利火焰,步伐沉稳而迅疾地退出大殿,背影带着一种重获使命的肃杀。
看着常弘离去,姜荣乾静立片刻,胸中杀意与忧虑交织。他走向御案:“周睢。”
“奴婢在。”
“传旨:召政事堂首辅、神策府大元帅、钦天监监正,即刻至武英殿议事!”
临江府外,荒郊。
残月如钩,夜风萧瑟。姜青麟最后回望了一眼夜幕下沉睡的临江府城廓,眼中刻骨的寒意与未消的疲惫下,却悄然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,如同卸下了千钧重担。 陈默的血仇暂告一段落,赵寒衣授首。这搅动桂州风云、牵涉父王血仇的惊天阴谋... 都已由缥缈阁最隐秘的渠道送往京城。皇祖父... 将会带着帝国的力量,如同最锋利的犁铧,狠狠犁向周明远及其背后深藏的黑暗。这不再是孤身一人的战斗。一股释然混着夜风的凉意,悄然沁入肺腑。
他单手提起被粗布包裹的玄金枪。胸口的拳印依旧隐隐作痛... 但怀中的紫色玉佩传来丝丝缕缕清冽的凉意,悄然抚平着躁动的气血与紧绷的神经。
四年的王府高墙!记忆如潮水般涌来... 如今,他终于挣脱了无形的枷锁。五月的风,带着草木生长的蓬勃气息,拂过面颊。前方是广阔无垠的天地,有整整大半年的时光,完全属于他自己!一种久违的、属于少年人的轻快感,如同挣脱樊笼的飞鸟,在心底悄然振翅。
扬州!天下武林大会!这个名字瞬间点亮了他的眼眸。... 他只是想去看一场热闹!像一个被关了太久、终于能出门透气的少年,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识那传说中的人间繁华与武林气象。
至于周明远?万蛊窟?父王的血仇?且让皇祖父的犁铧去深耕吧! 此刻的他,只想暂时将这一切抛在脑后。这难得的自由时光,是他用四年幽禁和桂州的血火换来的喘息之机。
第三十五章萍踪初现?
扬州常德镇。
六月的扬州,浸润在缠绵的烟雨里。运河的水汽与街巷间的早茶香气氤氲交融,织成一张朦胧而温软的网。姜青麟牵着一匹温顺的瘦驴,缓步走在常德镇渐渐喧嚣起来的早市中。
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两旁琳琅满目的货摊:热气腾腾的蟹黄汤包、精巧细致的竹编玩意儿、色彩鲜亮的苏绣团扇、还有操着各异口音的商贩叫卖声。这份市井的鲜活与喧闹,对他而言,是刻意寻求的“解药”。
距离临江府的血火已过去月余。陈兄的英魂终在临江孤山安息,徐国公的虎符与那封染血的密信,也早由缥缈阁最隐秘的渠道送入京城。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暂且卸下,他终于能喘口气,做一回纯粹的“看客”。那杆三百斤的玄金重枪,行至桂州边界时,便托付给了沿途的缥缈阁分阁原样奉还——利器虽好,徒增行路之累。此刻的他,只想隐去“林青江”或“姜青麟”,融进这扬州的烟雨水色,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江湖盛会。
人流如织,姜青麟这一身打扮着实引人注目:素白长衫纤尘不染,背后负一柄古朴长剑,腰间斜插一支翠玉短笛。可惜脸上覆着一张平平无奇的人皮面具,生生掩去了那份出尘之气,引得路人目光先是被那身素净装束和挺拔身姿吸引,待看清面具下平凡无奇的面容时,又都化作一声无趣的叹息。
姜青麟浑不在意那些目光,自顾自地东瞧瞧西看看,逛得颇有兴味。正此时,一个低头疾走的乞儿“哎哟”一声撞进了他怀里。
“对不住,对不住!这位公子爷,小的不长眼,冲撞您了!” 那乞儿声音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【1】【2】【3】
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://m.01banzhu.online
齐国,京师临淄,皇宫武英殿偏殿。
檀香袅袅,朱批未歇。皇帝姜荣乾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,眉宇间凝结着帝国运转的沉重。司礼监总管周睢趋步而入,无声跪伏于御案前,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宫人特有的谨慎:“陛下,六扇门总捕杨新奇殿外求见,言有桂州缥缈阁转呈之密件,需面呈御览。”
姜荣乾执笔的手微微一顿,一滴朱砂险些落于奏疏。他抬起眼,深邃的目光扫过周睢低垂的头顶,桂州……缥缈阁……心中瞬间划过一道锐光——是麟儿!他放下御笔,声音沉稳却不容置疑:“宣。”
“宣六扇门总捕杨新奇觐见——!”
杨新奇步履沉稳而迅疾地入殿,衣带轻飘。他手中捧着一个密封完好的信封和一个雕工古朴的紫檀木匣,甫一近前,便撩袍单膝跪地,头颅深埋:“臣杨新奇,叩见陛下!吾皇万岁!”
“免礼。”姜荣乾目光如电,已锁定那两件物品,“何事?”
杨新奇依旧保持恭敬的半跪姿态,双手将信与匣高举过顶:“启禀陛下,今日桂州缥缈阁分阁主事张岚紧急面见微臣,言桂州有持‘紫玉令’者,命其将此密信与密匣以最快途径送达京师,务必面呈‘上面’那位大人。微臣不敢有丝毫耽搁,亦不敢擅自窥探,即刻入宫,请陛下圣裁。”他特意强调了“紫玉令”三字。
紫玉令!姜荣乾心头微震,果然是青麟那小子动用了他之前赐下的最高权限!桂州之事……看来已非寻常蹊跷,而是捅破了天!他面上不动声色,只沉声道:“放下吧。周睢,带杨爱卿去偏殿用茶,待朕阅后再行传唤。”
“臣遵旨!”杨新奇将信匣轻轻置于御案一角,躬身随周睢退下。殿内只余姜荣乾一人,空气仿佛瞬间凝滞。
他首先拿起那个紫檀木匣。匣身沉重,触手冰凉,锁扣处火漆完好。指尖微动,精巧的机关弹开。匣内衬着明黄绸缎,一对青铜玄铁铸就的虎符静静躺在其中。虎符造型古朴雄浑,伏虎之姿,威猛凛然,其上铭刻的符文与小篆“李”字在烛光下清晰可见。
“日月关……天策军……”姜荣乾瞳孔骤缩,呼吸为之一窒。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,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虎符。冰冷的金属触感直透心底,那沉甸甸的分量,仿佛承载着李家四百年的忠诚、牺牲与此刻交托江山的决绝。指腹摩挲过“李”字徽记,眼前仿佛浮现出李达那饱经风霜、刻满坚定与沧桑的脸庞。将象征家族命脉的兵权主动奉还皇室,这是何等壮士断腕的魄力!何等赤胆忠心!
“达公……”一声几不可闻的低叹在寂静的殿中逸散,饱含感慨与敬重,“大齐,欠你李家良多!此番心意,朕……记下了。”他郑重地将虎符放回匣中,合上盖子,指尖在冰冷的紫檀木上停留片刻,仿佛在汲取那份沉甸甸的托付带来的力量。
深吸一口气,姜荣乾拿起那封火漆完好的密信。指尖真元微吐,火漆碎裂。展开信笺,姜青麟的字迹跃然纸上:
“孙儿青麟谨奏皇祖父御前:
一、 日月关天策军虎符一对,已由徐国公李达亲手交托孙儿,命孙儿代呈御前。徐国公言:‘天策军乃国器,食君之禄,死国之事!李家世受国恩,愿为陛下新政先驱,自削羽翼,以彰决心!天策军上下,随时听候陛下调遣,为国征战,万死不辞!’其心昭昭,其志可鉴。
二、 孙儿奉密旨入桂州查探龙脉枯竭及邪修之事,于临江府遭遇惊天阴谋。桂州巡抚周明远心腹、临江知府赵寒衣,乃核心爪牙。其勾结邪修,借每五年一届‘龙门宴’之机,以朝廷赏赐‘青玉扣’为巢,种入‘噬灵蛊’于入选前二十名天才修士体内。此蛊歹毒,于每月朔月前后发作,吞噬修士灵根精华,造成‘练功岔气’、‘同门争斗’、‘意外身亡’等假象。受害天才修士灵根被夺,炼制成逆天邪丹‘夺天造化丹’,供周明远及幕后黑手提升修为、延寿夺命!临江府主簿陈默,为孙儿挚友,亦为龙门宴落榜者,因追查此案,惨遭赵寒衣毒手灭口!孙儿亦险遭其暗算,九死一生!
三、 孙儿亲验受害者尸体,其丹田处皆有晶化黑洞,颈侧有诡异青痕针孔,与古籍所载‘噬灵蛊’特征完全吻合。更令孙儿惊骇欲绝者,此蛊之手法、歹毒、乃至遗留之阴邪气息竟与当年父王薨逝前所中之奇毒蛊术,惊人相似!其施术者所用邪法,恐系出同源!此绝非巧合!孙儿虽暂不知其确切源头,然此线索直指父王血仇,至关重要!
四、 周明远乃封疆大吏,党羽遍布桂州,根深蒂固,且其背后恐有京城通天人物为倚仗!孙儿势单力孤,且身份恐已暴露,为免打草惊蛇,致其销毁罪证或狗急跳墙,更欲顺藤摸瓜追查父王蛊毒之源,故将虎符及此密信先行奉上,恳请皇祖父圣裁!孙儿即刻动身,暂离桂州是非之地。
桂州已成龙潭虎穴,邪氛蔽日,官匪勾结,荼毒生灵,动摇国本!龙脉枯竭之秘,恐亦与此惊天阴谋息息相关!
孙儿青麟 泣血叩首 顿首再拜”
信纸在姜荣乾手中剧烈地颤抖起来!
“噬灵蛊……夺天造化丹……残害天才……周明远……蛊术同源!”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,灼烧着帝王的心!他的怒火是帝王之怒,威严而磅礴。而当目光触及“竟与当年父王薨逝前所中之奇毒蛊术,惊人相似!恐系出同源!”这一行时,一股源自血脉深处、刻骨铭心的冰冷愤怒与滔天杀意轰然爆发!眼前瞬间闪过爱子姜弘,紧接着,太子姜恒三年前毒发呕血、形容枯槁的惨状也如跗骨之蛆般浮现!
“砰!”御案留下清晰掌印!殿内温度骤降,烛火狂舞。
“好!好一个周明远!好一个‘系出同源’!”姜荣乾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,每个字都带着刺骨的杀意,“荼毒朕的子民,残害朕的英才,更敢将毒手伸向朕的骨肉至亲!”恒儿的惨死面容再次刺痛他的心。麟儿信中虽未明指“万蛊窟”,但这“系出同源”、“邪法同源”的描述,以及指向其儿子血仇的关键性,已在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。一个尘封多年、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几乎呼之欲出——漠北万蛊窟!而能驱动万蛊窟这等清国势力,并渗透大齐封疆大吏的……其背后黑手,恐非寻常朝臣,极可能是……某位心怀叵测、觊觎大位的藩王!
怒火翻江倒海。他强行压下,化为最冰冷的杀机与算计。目光扫过“孙儿即刻动身,暂离桂州是非之地。”一句,心中稍安。麟儿还算清醒,知道暂避锋芒,转换战场。
“周睢!”声音冷硬如铁。
一直屏息凝神守在殿外的周睢几乎是连滚爬入:“奴婢在!”
“传锦衣卫指挥使常弘,即刻觐见!不得延误!”姜荣乾的声音不容置疑。
“奴婢遵旨!”周睢心头狂跳,锦衣卫指挥使?陛下竟要启用那支沉寂多年的力量?他不敢有丝毫耽搁,连滚爬起,疾步而去。
不过一炷香功夫,身着飞鱼服、腰佩绣春刀,但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养尊处优之气的锦衣卫指挥使常弘,被周睢引着,有些茫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快步入殿。他已有多年未曾被皇帝如此紧急单独召见了。
“臣常弘,叩见陛下!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常弘跪拜行礼,姿态恭谨。
姜荣乾没有让他起身,只是将那份密信中关于桂州阴谋的部分,隐去虎符及秦王蛊毒关联等核心信息撕下,冷冷地掷于常弘面前的地上:“捡起来,看完。”
常弘心头一凛,不敢怠慢,连忙拾起信纸,凝神细读。越看,他脸色越是苍白,额角冷汗涔涔而下。噬灵蛊?残害天才?夺天造化丹?封疆大吏周明远是主谋?这……这简直是耸人听闻!动摇国本!
“看完了?”姜荣乾的声音如同寒铁相击。
“臣……臣看完了!”常弘声音发颤。
“朕问你,锦衣卫,如今还剩几分斤两?那些暗桩、密探……还能联系到吗?还能用吗?”
常弘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,随即化为激动!陛下这是……要重启锦衣卫?!他深吸一口气,强压心中狂澜,腰杆下意识地挺得笔直,一股沉寂多年的锐利气息瞬间取代了平日的养尊处优。斩钉截铁地回道:“启禀陛下!锦衣卫乃世袭军户,父死子继!先帝仁德,为安百官之心,虽撤锦衣卫衙署,闭北镇抚司,却未曾明令彻底裁撤我锦衣卫世系!北镇抚司秘库之中,仍存有先指挥使留下的完整‘鱼鳞册’!其上名录,或有凋零,但传承未绝!只要陛下一声令下,臣立即可持‘鱼鳞册’与‘指挥使印’,召集旧部,重开北镇抚司!虽不敢言顷刻恢复旧观,但为陛下耳目爪牙,探查此等魑魅魍魉,足矣!”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,腰杆却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,一股沉寂多年的锐气隐隐勃发。
“好!”姜荣乾眼中寒光暴涨,“朕,今日便重启锦衣卫!重开北镇抚司!命你为朕之钦差,持朕密旨与王命令箭,全权负责彻查此案!目标:桂州巡抚周明远及其党羽!以及……一切与此惊天阴谋有牵连者!特别注意其与邪修势力,尤其是清国方向的勾连!”
他的声音陡然拔高:“无论背后是谁!无论牵扯多广!地位多高!给朕一查到底!拔茅连茹,除恶务尽!遇有阻挠、遮掩、甚或武力抗法者,朕许你——先斩后奏!天塌下来,有朕顶着!”
常弘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,重重叩首,声音铿锵:“臣常弘,领旨!定不负陛下重托!纵使肝脑涂地,亦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,将奸邪绳之以法!”
“还有一事!”姜荣乾声音低沉而严厉,“持‘紫玉令’者,便是秦王姜青麟!信中所言,他已暂离桂州。你此去首要任务有二:其一,全力保护秦王行踪安全,他乃此案关键证人及追查者!其二,以桂州为根基,动用一切力量,深挖周明远及其背后网络,尤其是其与藩王往来之蛛丝马迹! 若麟儿有半分闪失……”目光如刀锋,“朕,唯你是问!提头来见!常弘,朕的孙儿,是朕最后的指望了!你……明白吗?”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、近乎脆弱的嘶哑。目光如冰冷的刀锋,死死钉在常弘身上,那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,让常弘瞬间感到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。
常弘心头巨震,秦王身份与双重任务让他倍感压力:“臣明白!必护殿下周全,彻查此案,揪出所有魑魅魍魉!若有差池,臣万死难辞其咎!”
“去吧!即刻准备,秘密离京!所需人手、资源,凭王命令箭,六部及沿途官府皆需全力配合!朕等你的消息!”姜荣乾挥了挥手。
“臣告退!”常弘再次叩首,起身时,眼中已燃起沉寂多年的锐利火焰,步伐沉稳而迅疾地退出大殿,背影带着一种重获使命的肃杀。
看着常弘离去,姜荣乾静立片刻,胸中杀意与忧虑交织。他走向御案:“周睢。”
“奴婢在。”
“传旨:召政事堂首辅、神策府大元帅、钦天监监正,即刻至武英殿议事!”
临江府外,荒郊。
残月如钩,夜风萧瑟。姜青麟最后回望了一眼夜幕下沉睡的临江府城廓,眼中刻骨的寒意与未消的疲惫下,却悄然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,如同卸下了千钧重担。 陈默的血仇暂告一段落,赵寒衣授首。这搅动桂州风云、牵涉父王血仇的惊天阴谋... 都已由缥缈阁最隐秘的渠道送往京城。皇祖父... 将会带着帝国的力量,如同最锋利的犁铧,狠狠犁向周明远及其背后深藏的黑暗。这不再是孤身一人的战斗。一股释然混着夜风的凉意,悄然沁入肺腑。
他单手提起被粗布包裹的玄金枪。胸口的拳印依旧隐隐作痛... 但怀中的紫色玉佩传来丝丝缕缕清冽的凉意,悄然抚平着躁动的气血与紧绷的神经。
四年的王府高墙!记忆如潮水般涌来... 如今,他终于挣脱了无形的枷锁。五月的风,带着草木生长的蓬勃气息,拂过面颊。前方是广阔无垠的天地,有整整大半年的时光,完全属于他自己!一种久违的、属于少年人的轻快感,如同挣脱樊笼的飞鸟,在心底悄然振翅。
扬州!天下武林大会!这个名字瞬间点亮了他的眼眸。... 他只是想去看一场热闹!像一个被关了太久、终于能出门透气的少年,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识那传说中的人间繁华与武林气象。
至于周明远?万蛊窟?父王的血仇?且让皇祖父的犁铧去深耕吧! 此刻的他,只想暂时将这一切抛在脑后。这难得的自由时光,是他用四年幽禁和桂州的血火换来的喘息之机。
第三十五章萍踪初现?
扬州常德镇。
六月的扬州,浸润在缠绵的烟雨里。运河的水汽与街巷间的早茶香气氤氲交融,织成一张朦胧而温软的网。姜青麟牵着一匹温顺的瘦驴,缓步走在常德镇渐渐喧嚣起来的早市中。
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两旁琳琅满目的货摊:热气腾腾的蟹黄汤包、精巧细致的竹编玩意儿、色彩鲜亮的苏绣团扇、还有操着各异口音的商贩叫卖声。这份市井的鲜活与喧闹,对他而言,是刻意寻求的“解药”。
距离临江府的血火已过去月余。陈兄的英魂终在临江孤山安息,徐国公的虎符与那封染血的密信,也早由缥缈阁最隐秘的渠道送入京城。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暂且卸下,他终于能喘口气,做一回纯粹的“看客”。那杆三百斤的玄金重枪,行至桂州边界时,便托付给了沿途的缥缈阁分阁原样奉还——利器虽好,徒增行路之累。此刻的他,只想隐去“林青江”或“姜青麟”,融进这扬州的烟雨水色,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江湖盛会。
人流如织,姜青麟这一身打扮着实引人注目:素白长衫纤尘不染,背后负一柄古朴长剑,腰间斜插一支翠玉短笛。可惜脸上覆着一张平平无奇的人皮面具,生生掩去了那份出尘之气,引得路人目光先是被那身素净装束和挺拔身姿吸引,待看清面具下平凡无奇的面容时,又都化作一声无趣的叹息。
姜青麟浑不在意那些目光,自顾自地东瞧瞧西看看,逛得颇有兴味。正此时,一个低头疾走的乞儿“哎哟”一声撞进了他怀里。
“对不住,对不住!这位公子爷,小的不长眼,冲撞您了!” 那乞儿声音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